市人民政府: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围绕建设法治政府目标,对标对表《河池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措施及成效
(一)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全市全年重大事项。发挥市委依法治市办统筹协调作用,推动依法行政工作获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党政主要领导多次对法治政府建设进行会议强调、文件批示等,先后召开全市依法行政工作会议、行政诉讼约谈会议、行政诉讼败诉案件和被行政复议机关直接纠错案件复盘分析工作会议等;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门听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汇报2次,听取依法行政、行政执法工作汇报2次,及时研究法治政府建设有关重大问题。统筹推进自治区党委全面依法治区办、中央依法治国办督察反馈问题的整改工作,及时向本级党委和政府汇报并推动落实。全市深化法治领域改革工作进度任务完成率达98%,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任务完成率达84.6%。
(二)健全完善法治政府建设制度体系。严格执行重大立法事项和年度立法工作情况向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请示报告制度。拟定并推动印发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完成《河池市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条例(草案)》等3个条例的审议报批工作。拟定并推动印发《2024年河池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河池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工作规则》,市县两级司法行政机关为本级政府决策出具合法性审查1993件,其中,市本级345件。全市党政机关法律顾问覆盖率达100%。
(三)加强执法协调监督工作。积极推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建设,目前,本级和11个县(区)两级司法行政部门加挂“人民政府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办公室)”牌子,并全部启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印章,以人民政府行政执法监督局名义开展监督工作。全市140个司法所均已加挂“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室”牌子,并落实工作职责、流程上墙,明确监督职责、范围和内容。县级以上298个执法部门全部明确行政执法监督机构。各级各部门落实专职监督人员210人,兼职监督人员398人。《河池市贯彻落实〈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重点任务清单》51项任务中,已完成28项。组织开展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工作,排查整改11个执法不规范问题。
(四)持续推动行政诉讼案件数量和败诉率“双下降”。推进府院联动、府检联动常态化、长效化,开展重点领域和部门行政执法专项整治,全市行政诉讼案件数量和败诉率实现明显“双下降”,行政诉讼一审案件新收491件,同比减少7.18%,审结498件,败诉24件,败诉率4.82%,同比下降10.86个百分点。
(五)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行政复议标准化建设,落实《行政复议工作规范》广西地方标准,打造市本级和宜州区两个高品质行政复议示范单位。建立健全行政复议决定履行监督、案件分类登记管理、接待等规范性制度。加大调解和解力度,深化“能动复议”,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全市行政复议“双增三降”,全市各级行政复议机构新收行政复议申请656件,同比增加36.10%,审结566件,调解和解101件,调解和解率17.84%,同比上升1.17个百分点,直接纠错134件,直接纠错率23.67%,同比下降11.91个百分点,复议后被诉126件,复议后被诉率19.21%,同比下降1.12个百分点,复议后败诉率1.59%,同比下降3.51个百分点。进入行政复议环节的行政争议80.79%得到实质性化解。其中,市本级收到复议申请251件,同比增长21.84%,审结数198件,同比增长17.86%,直接纠错45件,纠错率22.73%,同比下降8.82个百分点。调解和解(终止)34件,调解和解率17.17%,同比上升7.05个百分点。复议后被诉79件,复议后被诉率31.47%,同比上升7.2个百分点。复议后败诉率为0,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
(六)依法化解矛盾纠纷。建立“一站式”基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汇聚综治、公共法律服务、人民调解等力量,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推动基层司法所与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公安派出所、人民法庭协调配合,创建“一庭两所”基层矛盾化解工作机制。全市调解民间纠纷7132件,调解成功率99.4%。排查“三大纠纷”案件904起,调结862起,调结率95.35%。
(七)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牵头开展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地方性法规政策文件清理工作,对市政府政策文件拟废止13件、修订2件。深入大任产业园区对180余亩林地纠纷进行调处,已完成25.584亩调查取证。推行涉企行政复议案件“繁简分流”“快审快结”机制,受理涉企行政复议案件54件,办结48件,直接纠错6件,为企业挽回损失322.3376万元。组织律师深入商会、协会提供“跟进式”服务24场次,到112家民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发现或排除了48个法律风险。全市成立30个旅游纠纷调解室、商会调委会、金融纠纷调委会等调解组织并积极发挥作用,为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贡献法治力量。
(八)着力提升普法工作质效。积极利用国家宪法日、民法典颁布周年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大力宣传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承办自治区2024年“广西三月三·法治在八桂”法治进乡村(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宣传活动暨河池市“法治三月三”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2024年自治区“宪法宪行——宪法进革命老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暨河池市“宪法宣传周”和“以案普法”乡村行暨乡村“法治大讲堂”等活动,并同步微信直播。全市“八五”普法规划任务32项指标已完成30项,完成率达93.75%。
二、存在的问题
我局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一是普法宣传形式不够丰富。利用新媒体创新开展法治宣传的手段还不够丰富,普法受众有限,成效不明显。二是行政复议信息化建设面临瓶颈。当前全国行政复议平台数据统计功能不全,只能简单统计受理数等,对复议直接纠错率等均需人工统计分析,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三、2025年工作打算
(一)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升法治意识、增强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严格按照中央、自治区和河池市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部署要求,压实层级责任,细化推进措施,加强对实际问题的研究,进一步完善法治建设的工作思路、举措和办法,全面完成《河池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各项任务目标。
(二)扎实推进地方立法。配合市人大常委会完成地方性法规立法相关工作,结合我市实际,丰富立法形式,推进“小快灵”、“小切口”立法修法,增强立法针对性、适用性、可操作性。重点配合做好基层治理法治化方面的立法工作。强化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落实动态清理机制,强化备案审查工作,提升监督质效。
(三)全力服务依法决策。严格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做实重大行政决策全过程记录和材料归档管理。加强合法性审查能力建设,建立市县两级协作交流机制,提升服务政府重大行政决策、招商引资及重大项目建设水平。持续推进府院联动、府检联动常态化、长效化,确保行政诉讼案件数量和败诉率继续实现“双下降”目标。
(四)不断提升行政执法质量。持续推进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建设,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重点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行政执法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监督行动和集中评议。全面贯彻实施《河池市贯彻落实〈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重点任务清单》及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强化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完善复议监督、办案保障等配套机制,推动行政执法、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衔接联动,不断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迈上新台阶。
河池市司法局
2025年1月8日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